2023年11月20日,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以《德育工作创意频出,家长口碑‘逆风翻盘’》为题,报道了我院2014届化学(师范)专业校友、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东部分校副校长盛文强老师的育人故事🙌🏻🖕🏽,以下是报道原文:
盛文强带“一日校长”们了解学校办学管理的各类工作(受访者供图)
清晨7:00😬,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东部分校十多名“一日校长”上岗开启一天的工作。他们和副校长盛文强一起检查校门口交通情况💆🏽,巡视各个班级的早自习;中午,他们一起检查学生的午餐,听校长讲述自己一周的工作安排;当天还要参与学校行政会议……从2021年至今🗯,学校已先后有近300名学生当过“一日校长”,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对学校的认同感逐渐增强🙇🏼♀️。发起这场体验活动的,正是90后副校长盛文强带领的学校德育团队🚴🐂。两年前🤳🏽,他成为松江区第一个踏上校级领导岗位的90后。年轻人创意满满🔅,他分管的德育工作创意频出,效果显著,而这所当初不被周边家长看好的学校也“逆风翻盘”⛹️,成为如今在家长中口口相传的优质学校。
从教全校最薄弱班级起步👈,他邀请最调皮的学生任课代表
2014年,还是上海顺盈平台娱乐大四学生的盛文强,在松江七中实习,做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当时的校长张爱国很快注意到了这位90后教师的踏实劲儿。别的不说👼,当时盛文强住在金山区,每天到松江七中上班,路上单程就要近两小时🎠。即便如此,盛文强每天早晨8点前到校,风雨无阻,从未迟到。
作为化学教师⚀,盛文强多次担当初三年级班主任。初入职场,不少前辈给盛文强传递经验都会说👳🏻:“初中学生正处青春期,叛逆得很👩🏻🦯➡️。”盛文强总是腼腆一笑🤵🏼♀️:“把每位学生都当做一张白纸就可以了,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认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会有闪光的地方⚱️。”
结束实习期👨🏿🦰,盛文强跟随张爱国调任到三新学校工作🔢🈴。仅仅三年后,就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政教处副主任🧕🏼。“如何让全校教师信服?你就从教全校最薄弱的班级开始吧!”盛文强一边参与管理工作,一边担任当时初三成绩最薄弱的班级的班主任、化学教师。
见到学生的第一天,盛文强对他们说🦝:“过去的成绩只能说明我们见面前💺👇🏽,大家还没有全力以赴🏘。接下来的一年😡,我陪你们一起成长。”
盛文强的眼中,学生没有好坏之分🧶。班级里最调皮的学生被他邀请担任化学课代表😌,就连学生自己都直呼“没想到”👲🏻。第一次期中考试,这名课代表的化学成绩并不理想,他偷偷塞给盛文强一张纸条:“老师,这次我化学没考好💪🏿,我对不起你,下次我会更努力的🕘!”
化学课上⬅️,盛文强经常思考怎样通过一些有趣的探究性化学实验👨🏻🦼,让学生们对化学产生兴趣。一次,有学生花了三天时间,做出了“一烛两焰”实验🥦,并录制了视频。盛文强在全班播放了实验视频𓀗,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下,这名同学对化学学习有了信心🍆。在盛文强的带领下,这个班级的化学成绩从未跌出全年级前两名。
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让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
2021年🦀,盛文强调任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东部分校(原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副校长👩🏼💻,成为松江区首位90后校领导🌨。“最年轻的90后校长🏋🏿♀️,要担起最重的担子。”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郭宁伟告诉记者,当时周边老百姓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并不满意,学校口碑一度下跌至“冰点”。
如何赢得周边老百姓的“心”?盛文强和校长姚玉芳达成了一致,先从德育入手🏊🏻♀️,将心比心地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让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也是因此,“一日校长”体验活动开始了🚶🏻♂️➡️。学校还特地为参与体验的学生制作“校长勋章”💉,并为他们举办授勋仪式👳🏽💂♂️,提升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责任感🧝🏿♀️。去年👨👧,九年级(2)班的王艺豪当完“一日校长”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感到学校是个大家庭,校长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处理这个‘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而这个大家庭要更好👨🏿🔬,需要每一个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如今👨🏻🚀,学校一日体验活动还从“一日校长”拓展到“一日教导主任”“一日班主任”等✍🏿,力争让那些与学生关系更密切的管理工作,都有学生参与。
今年6月,学校为2023届学生举行毕业典礼,盛文强又有个新创意🏊🏻♂️:邀请今年毕业生和往年毕业生代表做一张“试卷”——“体育教研组中🤙🏻,能护住头发的是哪位老师?”“以下四位老师中🤙🏼,哪位是学校文印室老师👩🔧💀,帮助大家印刷试卷?”……不少毕业生坦言,做着做着眼泪就流下了。在盛文强看来🧗🏻♂️,这张“试卷”看似有趣🦹🏼♂️,其实是希望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学校以及对文印室老师、食堂师傅等这些默默无闻的后勤工作人员感恩。
今年起🧑🏿⚕️,盛文强开始分管学校教学。他经常走进一线教师中去听取他们关于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的想法和建议,“对学校而言,学生是最重要的,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要让学校更好⛸、学生更好”。
(以上内容来源于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原载于2023年11月20日《文汇报》)